主题: 对非典型性肺炎证、治、方、药的简要论证

  • 作者:0746hj
  • 阅读:756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09/12/7 4:36:40
  • 来自:湖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宁远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 对非典型性肺炎证、治、方、药的简要论证

   瑶医对疾病具有独到的认识,在病因方面很早就总结有痧、瘴、蛊、毒、风、等理论。对疾病的诊疗积累有丰富的特殊经验,尤其处方用药特点鲜明,很多方药都是一般中西医所不熟悉因此也不应用的。正因为瑶医的这些特殊性,才使瑶医对许多疾病获得了特殊的疗效。近一段时间我们曾收治几例患者,退热效果迅速而肯定,对咳嗽、气喘等症状也都有很满意的效果。因此,我们认为,利用瑶医药的经验和方法,对目前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很可能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    一、瑶医对非典型肺炎的认识

    瑶医虽无非典型肺炎这一名词概念,但是不能由此认为瑶医没有诊治过这种病证。根据非典型肺炎的表现,其起病急、首发高热、偶有畏寒,或伴有头痛,关节酸痛,全身乏力,胸痛、腹泻,或有咳嗽,多为干咳、少痰,偶有血丝,甚者出现呼吸急促等,瑶医将这类病症归为痧瘴毒热范畴,属瘟疫一类。

    瑶医把痧、瘴类病症分为上百种之多,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并有“病从痧起,痧由毒生”的认识。瑶医描述的温痧和热瘴就与非典型性肺炎相似。古时有记载,认为温痧起病为“发壮热、手足指末微厥,或腹痛烦乱,须臾能杀人”。对瘴症也分寒热,认为“会得瘟瘴,虽暴壮热烦满,视寒症须要温药汗之,汗之不歇,不妨寒药后”,“冷瘴,其症恶寒发颤,发热,头或痛或不痛,或呕吐或不呕吐,胸膈痞闷,身重,腰痛脚软,或先寒后热,或先热后寒……所兼之症极多,不能尽述”。

    从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流行和临床表现来看,确与瑶医所描述的痧、瘴病症属于一类。

    历史上,瑶医世居南方深山密林之间,这些地方一直被称为“痧瘴之乡”,一年四季痧、瘴之症不断,因此瑶医对这类病症才体会深刻,经验也极为丰富,所以从瑶医经验可能发掘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有效方药。

    二、瑶医对痧瘴的治疗原则和方法

    因为痧瘴的突出表现为壮热,这与非典型肺炎极相近,流行性也与非典型性肺炎相似。对治疗痧瘴之症,瑶医首要退热,热退则病易愈,热不退则病情预后不良。而痧瘴之热乃由瘟毒之气导致的,所以瑶医对这类病症的退热治疗,采用的原则和方药也与一般病症不同。

    既然热由痧瘴之瘟毒引起,其治疗方法总为启头透窍、泻热逐邪,凉血败毒。具体方法有推刮、放血、药灸、熏蒸等,但是主要方法还是内服药物。因为瑶医久治痧瘴,又地处瑶山,所用药物多为地产特殊药,所以具体痧瘴的治法用药都有地方和民族特点。不为普通医生所熟悉和应用。

    三、瑶医治疗痧瘴的方药

    瑶医治疗痧瘴的方药既特殊又丰富。常用的清瘟热去毒邪的药物有:

    狗肝菜    磨盘根     爬墙风    白金条根    透骨消    扶芳藤    醉鱼草  
    地桃花    耳根叶     锯齿草     救必应     九龙胆    鸡眼草    旱田草
    九节风    牛筋草     山芝麻     翠云草     凤尾草    九节茶    金荞麦
    八角莲    黑老虎     三叉苦     田基黄    一点血等。

    很多药物都历经千百年锤炼,对治疗流行性的痧瘴瘟疫卓有成效。从这些历史经验和特殊方药里极可能筛选出非典型肺炎的有效方药。

    经我们近日以来收治的几例疑似的患者,其退热止咳等疗效都极为显著。另外根据我们对红斑狼疮高热昏迷,西医放弃治疗,激素等已无效的患者抢救经验中,我们总结出了开窍退热的有效方药。退热一般当天见效,三天内一般体温都可恢复正常。一般均不复发。我们常用的药物有:救必应、九龙胆、田基黄、狗肝叶、鸟不占、青蛙腿等。

    根据我们的应用经验,我们筛选拟定了如下协定处方,如可能可在病人集中的单位给病人应用,以进一步证明其疗效。如疗效肯定确切则可决定进一步开发推广事宜。

    处方如下:

    救必应20   九龙胆10   青蛙腿15   川贝母10   猪胆汁6   臭耳根15    沙参15   双花15   板兰根15   罗汉果10

    摘要

    本文从切身防治“非典”的经验出发,结合瑶医药的特点,从三个方面讨论了瑶医药对“非典”的认识和防治。

    文中首先讨论了瑶医对“非典”的一般认识,认为从“非典”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应属瑶医“痧瘴”范畴为“瘟痧”和“热瘴”一类病症。

    其次又讨论了瑶医对“非典”的病机认识和治疗原则,认为“非典”的病因为疫毒,病机为疫毒炽盛,肺气不宣,血瘀津伤,因此治疗宜清热解毒,宣肺止咳,活血润燥。并提出了“恶病不补”,清热解毒宜贯彻治疗全过程的观点。
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